為了把簡報做得更好,我花費了不少時間和金錢來學習,也陸續蒐集了不少學習資源。這篇文章會統整我上過的 10 堂簡報課程推薦,以及相關學習資源,希望可以幫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
簡報表達課程推薦
「簡報表達」指的是觸動聽眾以達成簡報目的的表達技巧,包含資料蒐集、架構安排、腳本設計、情境應用等,達成每次簡報的核心目的。
課程名稱 | 講師 | 學習主軸 |
---|---|---|
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 | 葉丙成 | 簡報規劃、腳本設計、口語表達、台風技巧和經典範例 |
高效簡報的系統化做法 | 林長揚 | 簡報規劃、簡報架構和實作技巧 |
林長揚職場簡報術 | 林長揚 | 提案、推廣、求職和內部報告等簡報情境應用 |
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
比起簡報技巧,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更著重在「策略面」,大致分為事前規劃、腳本設計、口語表達等三個教學方向,再補充大師案例、個人案例、課程案例等,介紹更多應用的可能性。
由於這堂課濃縮了葉丙成教授一整個學期的台大簡報課,所以內容非常全面,我建議先把概念、策略、架構和腳本設計的單元看完,之後再針對需求看其他單元,應用起來會更有心得。
整堂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深度剖析賈伯斯的簡報,包含「用過往榮光做開場吸引注意力」、「以 4 象限凸顯產品優勢」及「動畫輔助簡報的原則」等要點分析;同時,在另一個案例 Logan LaPlante 中,葉丙成教授也明確指出這份簡報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
這也讓我了解到,無論簡報的好壞,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平時我們應該要多觀察與分析,理解各個作品的優劣,並加以練習,才能逐步形成個人風格,這也是這堂課所強調的最大重點。
適合的對象:想全面掌握簡報策略的概念、架構、技巧、情境的人。
- 簡報的概念與成功要素。
- 簡報策略(事前準備):3W + 1H。
- 簡報架構與腳本設計:PBP 思維法、三大架構、4 種主體結構與範例。
- 簡報的口語表達:打動聽眾的 5 個方法、說故事手法、肢體語言與工具。
- 成為專業簡報者的 5 個心得分享。
- 6 個大師級簡報案例。
- 實體簡報課的 3 個遊戲(適用於教學者)。
優點:內容全面且豐富,可當作簡報教科書來用。
缺點:長達 11 個小時的課需要分次看完。
簡報方舟:高效簡報的系統化做法
高效簡報的系統化做法的講師授課節奏很明快,給出的架構也很清晰,投影片是以 icon + 少量文字來輔助,如果開兩倍速看,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看完,而看完後其實就可以直接運用。
雖然都是談「簡報策略」,但相比葉丙成的簡報課,這堂課的策略更精簡,並有 1/3 的內容是談版面設計與圖表處理,很適合沒什麼時間但又想要快速學會製作簡報的人來上。
不過,如果你的簡報場合會特別仰賴「策略」,如提案、講座等,這堂課的內容可能會稍嫌不足;另外,對已經有簡報基礎概念的人來說,內容也會比較簡單。
適合的對象:想快速學會基礎簡報策略與排版概念的人。
- 簡報策略:定位、架構與發想。
- 簡報設計:排版、風格、配色、圖表等。
- 口語表達:上台技巧、肢體語言、互動方式。
- 實戰練習:講師經驗分享與持續優化的方式。
優點:有針對性的思考框架可供立即應用。
缺點:較針對職場情境,也不太適合已有概念和設計基礎的人。
林長揚職場簡報術:一次搞定所有工作簡報
林長揚職場簡報術是《高效簡報的系統化做法》的進階版,講師都是林長揚,授課風格同樣節奏明快、架構簡潔、課程總時數較短。
課程中會依據提案、推廣、求職、報告等情境,提供相應的規劃與設計步驟,很適合已經有一點簡報概念的人直接按需求套用。
整體而言,這堂課主要是針對性解決痛點,更著重在 “How” 層面,即便沒有任何簡報基礎,也可以上這堂課。但如果你是想了解簡報設計背後的 “Why”,會更建議上葉丙成的課程。
適合的對象:工作上有需求,想快速做好簡報的人。
- 提案簡報:規劃、布局與痛點解決。
- 推廣簡報:架構布局、版面設計、互動手法。
- 求職簡報:設計與佈局規劃。
- 報告簡報:會議、跨部門與幫主管代操等的布局、圖表設計與痛點解決。
優點:有針對性的製作步驟可立即應用。
缺點:著重在職場情境的應用,需要另外上概念課打好基礎。
簡報設計課程推薦
簡報設計單指投影片的設計,包含架構安排、資訊傳達、版面優化、圖表、配色和軟體操作等技巧。不過可以發現,這些課程的共通點,都是先講求「有明確的策略」,因為設計是一種外在的呈現,最重要的還是先釐清內在的策略。
課程名稱 | 講師 | 學習主軸 |
---|---|---|
精準設計:簡報心法篇 | 彭毅弘 | 調整字型 / 排版 / 配色 |
職場人必學的商業圖表簡報術 | 彭毅弘 | 商業圖表 / Excel 實作 |
精準設計:簡報心法篇
精準設計:簡報心法篇的學習重點是「有效傳達資訊」,跟其他簡報設計課不一樣的是,不管是篩選、處理還是視覺化資訊,都會有案例示範,從講師實際修改投影片的過程中了解原理。
我覺得這堂課厲害的地方是可以直接跟著課程邏輯走去製作,實用性非常高,甚至不需要有很強的設計能力。我在課後所設計的簡報,也確實有明顯感覺到結構更加完整、邏輯更清晰。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堂課著重在設計邏輯,所以像是配色、軟體操作或商業圖表製作等部分就沒有特別提及,需要另外再找尋其他資源學習。
適合的對象:想最大化簡報資訊傳遞效果的人。
- 篩選資訊:有效資訊的定義、修改示範、技巧與製作 SOP。
- 處理資訊:處理資訊的概念、修改示範、思維與技巧。
- 資訊視覺化:資訊視覺化的概念、修改示範與邏輯。
- 版面技巧:設計版面的觀念、常犯錯誤與圖文組合。
- 觀念整合:整合課程內容,解析 2 種案例的問題與修改示範。
優點:從溝通的底層邏輯切入,即便沒有設計、繪圖能力也能理解和運用。
缺點:缺少軟體操作的教學。
職場人必學的商業圖表簡報術
職場人必學的商業圖表簡報術是針對職場工作者設計的簡報設計課程,對於經常要在投影片上處理商業圖表的人來說,能夠深入了解各種圖表的應用和簡化法,還可以學到 Excel 和 PPT 的圖表實作技巧。
課程內容從如何選擇圖表開始,一步步跟著實際案例做修改,了解各個圖表要怎麼做視覺化的處理,才能帶出想表達的核心目的。同時,也會學到更多軟體操作的技巧。
不過,這堂課不太會提到圖文排版。如果預算允許,推薦「商業圖表簡報術」和「簡報心法篇」這兩堂課同時上;但要是預算不足,又經常要處理圖表的話,就先以這堂課為主。
適合的對象:經常需要在投影片上呈現圖表的人。
- 核心觀念:有效資訊的核心觀念、圖表的判斷與下標法。
- 圖表選擇:各種圖表介紹與應用情境。
- 圖表應用:5 種應用法與綜合應用概念。
- Excel 圖表實作技巧:基礎概念、樞紐分析、4 種聚焦降噪法和連動 PPT 技巧。
- Powerpoint 圖表實作技巧:基礎概念、7 種聚焦降噪法。
優點:深入學習圖表的資訊傳達法與軟體的圖表實作技巧。
缺點:偏重圖表的資訊篩選、應用與實作,較少提到圖文排版。
上台表達課程推薦
上台表達課程以「舞台呈現」的教學為主,會有講座、報告、銷售、主持等應用情境,技巧包含控場、腳本設計、台下互動、肢體語言、聲調、設備運用和心態管理等。
課程名稱 | 講師 | 學習主軸 |
---|---|---|
上台流利表達 | 郎祖筠 | 舞台技巧 / 腳本設計 / 肢體表達 / 心態管理 |
穩健台風的魅力溝通術 | 鄭冠中 | 溝通策略 / 腳本設計 / 口語與肢體表達 / 控場與應變 / 設備知識 |
上台流利表達:報告、銷售、演講一次打通
在上台流利表達這堂課裡,我對舞台站位、麥克風技巧和日常練習等單元的印象最深刻,因為都是實務經驗的分享,理論較少,方便直接運用。
講師郎祖筠是表演藝術出身,又是經驗豐富的主持人,在說明舞台控場、互動、肢體、麥克風運用等方面的技巧,都有很明確的動作演示和具體步驟,也提供日常練習的方式。像課程中有提供一個「喝水呼吸法」,我現在每次上台前都會實際運用,幫助緩解緊張情緒。
總之,如果你是舞台的菜鳥,這堂課會對你很有幫助;而如果你是已有一些上台經驗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堂課的內容有點簡單,溝通策略也較基礎,需要再針對性地加強。
適合的對象:想建立穩健台風並提升現場氣氛的初學者。
- 腳本設計:開場與結尾、互動方式、說故事的方式等。
- 聲音表達:語速語調、咬字聲線、聲音設備的運用等。
- 台風展現:舞台站位、肢體語言、心態調整等。
- 自我訓練:站姿、眼神、表達技巧等日常該做的練習。
優點:講師的演示動作簡單易懂,提供的日常練習也很實用。
缺點:如果是簡報或銷售,還要再補充其他的前期設計。
上台惡夢變美夢:穩健台風的魅力溝通術
穩健台風的魅力溝通術的課程內容是講師統整自身上台經驗的集大成,重心會放在溝通策略上,如上台前的準備流程、話術、開場、現場的溝通與互動等,但在肢體、舞台、聲音設備等的內容就著墨較少。
由於講師鄭冠中是經驗豐富的企業內訓講師,教學會以「展現專業形象」為目標,我認為非常適合像我一樣經常需要上台做商業簡報或教學的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投影設備」的單元,很少見到把投影設備講得這麼仔細的課程,學到不少。不過,舞台肢體和聲音表達的部分就提得有點少,需要再另外找資源學習。
適合的對象:想在台上表現得更俐落專業的講者。
- 觀念:成功的溝通要素、個人風格、聽眾分析。
- 技巧:系統化的準備流程、腳本與互動設計、簡報視覺輔助。
- 實務:設備知識、肢體、聲音、危機處理、實務問題解析。
優點:全方位介紹跟簡報有關的上台表達內容。
缺點:較適合商業、教學等上台情境。
資訊設計課程推薦
資訊設計就像是網路上常見的圖文懶人包,目的是利用圖片、文字和圖表的組合讓枯燥的資訊變得更容易理解與傳播。而「簡報」也可說是資訊設計的一種,以下推薦的課程中,都有部分單元有講解到簡報可以怎麼樣設計,讓資訊傳遞更順利。
課程名稱 | 講師 | 學習主軸 |
---|---|---|
資訊設計思考力 | 志祺 X 圖文不符 | 資訊設計概念、簡報 / 懶人包 / 互動載體和動態影像製作 |
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術 | 張忘形 | 圖像溝通 / 邏輯架構 / 應用案例 |
讓圖不只是好看的-資訊設計思考力
資訊設計思考力這堂課主要會針對因「圖文懶人包」而想了解「資訊設計」的受眾來設計課程內容,更偏重理論的講解和各種資訊設計的發展形式。
課程有著強烈的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風格,拆解複雜資訊,再用故事、比喻等方式,搭配投影片的設計來教學。
我實際上完課的感受是趣味性強,也把資訊設計的底層邏輯講解的很清楚,但因為沒有實際演示如何製作,所以我是後續自己嘗試過才更加深刻。
整體來說,在資訊處理和規劃、每個資訊載體的本質和製作流程等方面,這堂課都介紹得清楚易懂,是入門「資訊設計」很好的一堂課。
適合的對象:想了解資訊設計應用的美編、社群小編、知識型創作者、網路媒體工作者。
- 資訊設計的概念、策略、載體與規劃。
- 簡報:策略、製作、流程與 QA。
- 懶人包:概念、製作、流程與 QA。
- 互動載體:概念、製作、流程與 QA。
- 動態影像:概念、製作、流程與 QA。
- 補充:檢視標準、資訊投放、課程行銷案例、學習資源與技巧。
優點:課程結構設計完整,且內容有趣易懂。
缺點:偏重理論的講解,示範實作的部分較少。
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術:複雜的事物,簡單說清楚
忘形流圖像資訊溝通術結合「溝通策略」與「資訊設計」的概念,強調資訊設計不只是好懂,還要從受眾、共鳴點下手,讓靜態的圖文資訊變得更吸引人、傳播力更強。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用提問、觀點、故事等元素把資訊故事化的部分。這其實類似於寫文的架構,比如「先提問,再寫觀點」或「先講故事,再提觀點」等,不太需要設計能力,只用 icon + 少量文字 + 簡單配色就可以跟著做出來,後來也被我拿來運用在社群圖文上。
整體而言,這堂課程專注教學的部分是「溝通策略」,我會更歸類在「簡報內容」的範疇。如果你是單純想要設計像是忘形流一樣白底黑字的簡報,這堂課程是沒有特別教學的。
適合的對象:想透過圖文資訊增強社群傳播力的人。
- 圖像溝通的概念與忘形流的做法。
- 資訊蒐集與篩選、靈感策略。
- 圖像溝通的策略:目標、受眾、九宮格思考法。
- 圖像溝通的架構:概念、4 種架構、整合。
- 圖像溝通的 5 種優化法。
- 圖像安排:版面、找圖與選圖、進階應用。
- 案例說明:IG、忘形流簡報、商務簡報。
優點:有清楚的製作步驟,方便一邊學一邊跟著做。
缺點:偏重 icon 圖文的搭配,缺乏其他種圖文編排的介紹。
其他簡報資源分享
每個人的自學模式都不太一樣,如果以上課程都無法滿足你的需求,那麼也可以考慮先從其他資源開始學做簡報,像是參考書籍或網站。以下分享幾個我覺得不錯的簡報學習資源。
書籍
我推薦以下跟簡報有關的書 (前兩本偏溝通策略):
- 《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TED 演講是蠻多人在思考簡報該怎麼做時會參考的範例,這本是蠻經典的官方指南,內容分為概念、做法、腳本設計、上台事項。
- 《簡報 Show and Tell》:簡潔的文字搭配簡單圖示,用很易懂的方式談論溝通策略的底層邏輯,可涵蓋各種情境,特別適合不喜歡太多文字的人。
- 《Google 必修的圖表簡報術》:作者是 Google 的前人力分析團隊總監,很早就帶領團隊研究資料視覺化的方式,詳細介紹了該怎麼利用圖表把資料背後的故事說清楚。
實體課程
這邊整理了下列幾個有在舉辦公開實體課程的單位給你參考:
- 大人學簡報實體課程:「大人學」除了是知名的自媒體,也是學習品牌,有線上課與實體課,受眾以職場人士為主,目前有在辦實體的簡報課程。
- BFA 簡報:是一個介紹簡報溝通的線上社群平台,會定時舉辦實體的簡報小聚,討論不同的簡報溝通主題。
- 經理人新商業學校:由《經理人月刊》經營的課程平台,有實體課程可以報名。
簡報課程常見問題
簡報課程有哪些好處?
簡報課程可以幫助你從三個層面提升表達力:
1. 內容整理:學會把複雜資訊拆解為邏輯清楚、有說服力的架構。
2. 視覺呈現:掌握版面設計與資訊視覺化,讓簡報不再只是「文字堆疊」。
3. 上台表達:訓練說話節奏、自信與臨場應變能力,提升現場影響力。
這不僅適用於報告、提案,對於教學、講座、面試等場景也都很有幫助。
簡報課程的平均費用是多少?
線上課程通常價格落在 NT$1,000~3,000 之間。
如果是實體工作坊或企業內訓,可能會在 NT$5,000~20,000 不等,視課程時數與講師資歷而定。
部分平台也會推出折扣或組合課程方案,可以視需求彈性選擇。
簡報課程要上線上還是實體課程?
如果你是自學型、想邊學邊做,線上課會很適合;如果你需要他人帶領或有表達障礙,實體課會更有效。
我自己的經驗是,設計方面的可以用線上課自學,但是一些需要肢體表達、舞台呈現等的部分,上實體課老師比較能夠刁到,進步也比較快。
更深入分析,歡迎延伸閱讀:線上課程 & 實體課程怎麼選?
企業內部簡報培訓跟外部課程哪個更有效?
各有優點。
1. 企業內訓:可針對內部需求客製內容,適合改善部門或團隊簡報標準。
2. 外部課程:可接觸不同領域的經驗與實戰技巧,幫助個人建立完整的方法與美感。
兩者其實不是二選一,通常會選擇搭配學習,效果會最好。
如何評估一個簡報課程的品質?
可從以下幾個面向評估:
1. 內容完整性:是否涵蓋邏輯、設計、表達三大核心。
2. 實作比例:是否安排實際練習、講評或課後任務。
3. 講師背景:是否有業界實戰經驗,而非只講理論。
4. 評價與回饋:查看學員心得,了解課程適合的對象與實際效果。
我在這篇文章中,每門課後都附上個人實測心得,也可以參考我對於「如何判斷要不要買線上課程」的標準。
簡報能力對職場發展有什麼影響?
優秀的簡報能力可以加速職場晉升,因為它能有效展現你的邏輯、專業與領導力。
不論你是業務、行銷、產品經理、設計師、工程師,只要能夠清楚說明想法、贏得信任與資源,你的影響力就會自然提升。
哪些行業最需要優秀的簡報能力?
幾乎所有知識工作者都需要簡報能力,尤其是:
1. 業務與行銷:需要說服、提案、展示成果
2. PM 與工程師:需要釐清需求、報告進度、跨部門協作
3. 設計與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抽象概念具象化、教會他人
4. 自由工作者與創作者:需要包裝專業、建立信任
簡報力本質上就是「讓對方聽懂你在說什麼」,因此幾乎是通用能力。
簡報訓練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看到成效?
一般來說,如果你願意配合課程進行實作練習,大約 2~4 週就能在內容組織與版面呈現上看到明顯進步。
若能進一步實際上台或做錄影練習,在 1~2 個月內口語表達與自信度也會逐漸提升。
結論:簡報該怎麼學比較好?
參考簡報流程,了解自己的優缺點
根據我實際做簡報的過程及整合上課所學,大致將做簡報的流程分為 4 個部分:
- 事前準備:資料蒐集、分析受眾、釐清簡報目的與重點。
- 腳本設計:篩選與處理資訊、投影片架構安排、開場與結尾的設計、互動設計。
- 製作投影片:資訊視覺化、版面編排與優化。
- 上台表達:事前練習、內容修改與優化、備份、提前場勘、心態管理、控場。
每個人的優缺點都不一樣,即便是同一個情境,需要加強的環節也不同,有的人在策略面較欠缺,但有的人只是需要學習上台表達的技巧,你可以參考上述流程來思考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強化優勢能力,形成個人風格
根據做簡報的流程,大致上會需要上述 4 種能力:
- 溝通表達,包括資料蒐集、受眾分析、架構安排、腳本設計、溝通策略等。
- 上台表達:聲音表現、舞台表現、控場能力、心態管理等。
- 投影片設計:圖表製作、軟體操作,版面編排與配色。
- 資訊設計:資訊篩選與處理、資訊傳達。
每個人都一定有自己強項的能力,我覺得我們可以盡可能「發展強項,讓弱項及格」,甚至把原先的弱項轉變成強項。(具體作法可參考:EDGE法則創造個人優勢)
像我自己就比較不太愛開玩笑,在台上也不算是會帶動氣氛的那種人,但很善於拆解思維結構,所以往往在簡報時,都會更著重在簡報的邏輯設計,能讓聽眾在聽完簡報的當下,就已經無意間理解了原先可能很複雜的概念,這就是我簡報的優勢。
收到更多學習筆記
我們團隊平時很喜愛學習,如果你想知道我們近期在上哪些課程、學到了什麼、有什麼心得,歡迎訂閱收到更即時的內容 (不含垃圾內容)
學習平台 | 適合對象 | 詳細介紹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