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時期,我總會聽到學校一直推廣「專案管理」的能力,然而不是商科背景出身的我,不但完全對它沒有任何概念,甚至不了解為什麼專案管理受多數人重視。
直到我無意間看了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的文章,我才明白,原來若沒有專案管理的思維,我們就會很容易:
- 不了解整件事情的樣貌,只能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衍生出效率低、瞎忙的狀況發生
- 沒有系統地建立文件,促使檔案的位置很凌亂,更囤積了許多沒有意義的資料
為了改善上述的狀況,使得我對「專案管理」越來越感興趣,因此開始透過網路爬文、學習相關知識,輾轉就找到了《一次搞懂專案管理 – 從入門到業界實務》這堂課。本篇,我將與你分享這堂專案管理課程評價、課程內容、優缺點分析,以及我上完的真實心得。
專案管理課程講師是誰?
這次的 Hahow 專案管理課程老師為「林佳熹」。
林佳熹雖非本科系出身,在澳洲主修資訊通訊技術,但在職涯過程中,他認識了專案管理,並進而熱衷學習於該領域。
最終不但獲得 PMI 與 PMP 證照的永久資格,更曾在美國財富 500 電子製造業、國內大型企業、外商知名管理顧問公司等共任職超過 10 年,其中 6 年多的時間在財富美國 500 外商執行軟體專案管理相關工作,於 IT 部門擔任亞太區軟體專案經理及全球專案資深分析師工作。
擁有多年專案管理經驗的林佳熹,接觸過許多各國的專案經理,他發現,台灣專案經理與其他國家專案經理有很大的差異。
因此,他希望透過 Hahow,分享多年他在專業工作中所獲得的知識,期待能讓大家更全面、完整地了解「專案管理」工作,藉此跳脫傳統專案管理的狹隘認知,進而透過各種方式成長。
專案管理課程內容有哪些?
一、認識專案管理
首先,林佳熹老師在這個章節帶我們認識:
- 專案管理是什麼
- 專案辦公室與專案經理
- 常見專案管理文件與工具介紹
據老師所說,專案管理的理論可以談的東西有太多了,但在這個章節,他選擇以最簡單的講解方式,初步帶領我們認識。
對於專管初學者的我,這個部分是很加分的,老師都是說明重點,不會落落長的敘述太專業的東西,如此不但能讓我在初期就先對專案管理有個大致的輪廓,後續在學習時,也會更加容易上手。
二、企業組織與專案生命週期
一個專案,能涉及的層面有太多了,依據不同的組織架構、利害關係人、專案類型等因素,管理專案方式也都不盡相同,然而,到底該如何在團隊中有效地管理專案,並且能平衡利害關係人的利益,這一直以來都是專案經理人需要著重的課題。
因此,在初步認識專案管理後,老師將會在這個章節與我們分享:
- 組織架構與專案的協同
- 專案成員與利害關係人管理
- 專案生命週期與階段
- 實用專案管理文件-專案生命週期圖
由於我目前是屬於自由工作,比較少機會能在組織中參與專案的規劃與執行,因此這個章節我算是大致看過而已,不過我很認同老師在課堂中分享的一個觀念:「當我們完成了一個專案,最重要的是要記取執行過程中的經驗,只為了讓下次變得更好」。
許多人結案時,往往就會立即開始執行新的專案,比較不會花時間思考、檢視過去管理專案的過程,如此,當我們未來在面對類似的專案時,倘若發生過曾經遇到過的問題,不但還需要花時間重新回想過去是如何解決的,也會因沒有過去的紀錄可參考,而有機會重蹈覆轍、做出當初錯誤的決定。
因此上完這個章節後,儘管我目前是一人工作,我也希望可以將這個行動應用於未來執行的每一項專案,只為了讓下次的自己變得更好。
三、專案流程管理
在這個章節,我們將學到:
- 專案管理有哪些類別
- 實務專業流程分析探討
- 專案活動矩陣
- 專案章程
雖然專案可以遵循某個流程,以方便後續的規劃與管理,不過因為專案會隨著不同的類別與風險,管理的流程也會有所不同,可見專管並沒有一個制式化的公式,而是可以高度客製化的。
不論如何,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管理方式,便於未來更得心應手且有系統地處理各類型專案。
在這個章節中,我最喜歡的是「專案章程」的單元,它幫助我在專案開始執行前,能先初步思考:
- 專案目標與交付產出
- 專案範圍
- 專案預估時間
- 專案成本與預算
- 里程碑
這讓我提前釐清專案的全貌,同時也可以幫助我仔細評估專案的可行性,以提高目標達成率!
四、專案範圍與任務管理
根據專案管理流程,初步規劃好專案後,林佳熹老師會在這章節介紹:
- 專案範圍的重要性
- 撰寫需求分析文件
- 如何撰寫專案時程計畫
- 工作分解結構與指派
- 撰寫工作分解結構(WBS)
當我們透過「需求分析文件」,將專案的需求說明清楚後,再來計畫時程、拆解工作結構,不但可以降低許多不必要的風險,比如客戶不斷地想增加需求,團隊更有明確的相關文件可以參照,以了解專案整體的輪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默契。
由此可見,將專案的範圍、需求、任務等項目「定義」清楚,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裡,我很喜歡「撰寫 WBS」的單元,透過工作拆解並製作 WBS 圖,能很清楚的了解某個專案整體需要執行哪些任務,也能從中釐清每一個環節的關鍵成果,方便我後續的專案安排。
五、專案成本與時程管理
確認專案需求,並將任務進行拆解後,接下來我們將會學到:
- 規劃專案進度與人力投入
- 追蹤專案進度
- 使用專案時程表追蹤專案進度
- 建立需求跟蹤矩陣追蹤專案進度
- 專案成本管理
- 使用三時估計法
- 建立成本評估表
這個章節是我很喜歡的部分,一直以來,我都是用 Google 日曆來規劃專案排程,但後續該如何有系統的追蹤專案進度、管理成本,我始終感到很困惑。
不過,透過老師所提供的自製 Excel 檔,不但讓我更加清楚該如何去管理專案需求,也讓我了解該如何評估並掌控成本。(近期更是推使用 Notion 這套系統來管理,推薦這堂 Notion 課程)
六、溝通計劃與人員管理
定義、規劃、管理完專案後,接下來就進入到專管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溝通管理」,因此,在這章節,老師將與我們分享:
- 溝通計畫
- 人員任務與責任
- 如何建立標準溝通計畫表
人與人之間到底該如何友好合作,我相信是許多人很在意的課題,包括我也是,我原本以為與他人協作,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才能達能建立起良好的默契。
但上完這堂課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事先分配好人員的任務與職責,並製作出屬於各個專案的「溝通計畫表」,如此不但能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職責在哪,更可以遵循溝通計畫表,快速地培養出團隊共同的溝通模式,這個章節真的令我非常驚豔!
七、風險管理
接下來,到了專案管理流程的最終單元,也就是風險管理,我們將會在這學到:
- 風險分級與識別
- 風險控制
- 如何使用風險管理計畫書
每個專案,勢必都有存在著風險,那麼到底該如何管理風險,這也很考驗專案經理的能力,然而我們若能提前將其釐清、列出來,並且提出減輕風險的方案,則將會有助於專案的執行。
藉由老師在課堂上分享的專案風險管理工具,事先識別風險的級別後,再來思考專案各個環節的風險處理方案,並制定相關計畫書,可以讓我們比較清楚:
- 專案有哪些潛在的失敗原因
- 專案失敗會造成什麼影響
- 風險到了哪個階段,就要向上匯報
- 風險等級與回應威脅的策略是什麼
八、 Wram up
在本課堂的最後一個單元,老師將與我們快速的回顧、複習前面所提的內容,這個單元非常貼心。
老師在課程中提到,他分享的所有內容,絕大部分都是有實際應用在「對專案管理有高度要求」的組織中;如果沒有,那其實就是舒適管理就好。
除此之外,他認為所有的實務都是建立在基礎之上,因此希望學員了解完專案管理的理論與實務後,將其分析並調整成適合自己的行業與管理模式。
這堂課程適合哪些人?
在這堂課中,由於老師淺顯易懂的教學方式,即便你完全不了解「專案管理」,還是可以跟著課程一步步跟上。
除此之外,專案管理這門專業,不單只能用於職場上,它的思維也可以應用在生活、轉職、學習等方面,不但可以讓我們提升工作上的效率,也能更全面、有系統的管理我們的生活,藉此提升自我。
因此,這門專案管理課程適合給:
- 想學習、進修專案管理的人
- 對 PMP 專案管理證照有興趣的人
- 想了解如何使用文件管理專案的人
- 想了解如何有系統管理每一個專案的人
- 想提升個人競爭力的人
我對專案管理課程評價為何?
#1 優點
1. 課程由簡入深,入門者也能輕鬆上手
老師考量到這門課會希望可以開放給「對專案管理有興趣的初學者」,因此他從課程的一開始就介紹了專管的基礎理論,最後再導入實際案例,引導我們逐步透過專管系統來試著管理各自的專案。
擁有多年專案經驗的老師,雖然在課堂上是以他的工作案例作為範例,但其實,專案管理並沒有那麼制式地只能應用於職場,比如有些正在面臨轉職或是出國留學的學員,他們同樣也可以利用在課堂所學的專管系統,來管理各自在生活、工作上遇到的挑戰。
2. 理論與實務搭配得宜
我知道多數人很「不喜歡理論」,包括我也是,明明理論應該是所有專業的基底,但因為過去經歷過傳統的洗禮,我們總學了好多知識,但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實際應用,導致越學越沒有興趣,漸漸地,我們會很擔心遇到只是一直在談理論的課程、教育方式。
然而我認為,林佳熹講師在課程的編排上花了很多的心思,雖然他在課程的一開始有談到專案管理的理論,但後續還會搭配實務操作,幫助我們在短短 180 分鐘內可以快速地了解專案管理的全面,以及專管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項。
3. 講師提供許多實用的檔案與工具
除了課程的講解外,老師還提供許多自己實際管理專案會運用的工具、檔案,比如:
- 專案流程
- 成本評估表
- 溝通計畫表
- 風險管理計劃書
這些工具都非常的實用,老師還會在比較複雜的地方補充範例與說明!
雖然對我而言,大多都是第一次接觸,比較陌生,不過當我把工具下載下來後,再搭配課程作業,我認為在認識「專案管理」這件事,腦中確實有比較具體的框架與想法。
#2 缺點
1. 簡報設計比較陽春
這門專案管理課程的簡報設計比較陽春,有點像部分教授的排版方式,所以我一開始還真的有點看不太下去 XD
不過基於這堂課程的評價很好、很多學員推薦,再加上我知道若有專案管理的思維,可以幫助我更有系統地工作與生活,因此我開始放慢速度學習。
大約看到「專案章程」的單元後,我才發現原來專案管理那麼實際且有趣。我認為這堂課的內容,足以讓學員忽略簡報的美觀,願意細細咀嚼課程內容。
2. 沒有課後社團討論
雖然大多數的課程都有專屬社團,而這門課比較可惜的是,它只有 FB 粉專,而且根據老師所說,因為他目前比較忙,所以較少會發文、經營 FB。
想追蹤更多「學習」新知,歡迎關注
《學一點》學習專屬折扣
《學一點》學習討論群
專案管理課程真實課後心得
我們往往需要在指定時間內處理來自工作、生活上的各種專案,但根據我的經驗,若沒有專案管理的思維,我們很容易陷入「窮忙」的困境:
- 彷彿每天都被時間、各種事情追著跑
- 做事逐漸沒有系統,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 覺得自己很努力,卻花了很多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上完專案管理課程後,說真的,我從未想過「原來管理專案是可以有一套 SOP 的」,從專案的定義、預期目標、工作拆解、利害關係人、成本評估等,每一項的管理環節都可以幫助我更快速且全面地了解每個專案,進而降低專案失敗的風險。
跟著課堂一步步操作的我,這次是以「建立我的網路事業」作為實際演練的專案,雖然老師提供的實務工具對我而言有點陌生,但透過多次的練習,確實有建立起幾個蠻有幫助的專案檔案,方便我後續在管理專案時,不擔心遺漏,也可以即時與夥伴對接。
結論:上完課後的下一步行動是?
雖然這堂課的簡報設計確實有點陽春,使得我一開始有點看不太下去 XD
不過,當我用自己的專案來實際跟著課程一步步管理後,我不但學到了更多、更扎實,課堂更幫助我建立許多有價值的文件,促使我進一步將專案思考的更全面。
甚至,我還將這堂課程的框架,拿來套入我之前做過的網站改版專案,藉由這種方式來更熟悉整個專案流程,細節可以參考《專案管理範例,完成任務的7個核心步驟》。
而接下來,我覺得我還會利用這堂課去完成:
- 嘗試管理各種類型的專案
- 摸索並建立自己的專管流程與系統
- 透過有效管理,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希望這篇內容有幫助到你,也再次推薦林佳熹老師的這一堂專案管理課,可以很快速幫助新手進入專管的領域,期待我們都可以一起把專案管理學得更好。
收到更多學習筆記
我們團隊平時很喜愛學習,如果你想知道我們近期在上哪些課程、學到了什麼、有什麼心得,歡迎訂閱收到更即時的內容 (不含垃圾內容)
想追蹤更多「學習」新知,歡迎關注
《學一點》學習專屬折扣
《學一點》學習討論群
學習平台 | 適合對象 | 詳細介紹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