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常也喜歡聽有聲書嗎?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幾款我最愛用的有聲書 APP,以及各個線上說書平台。
孜孜線上聽

孜孜線上聽的前身是中廣電台的課程品牌,原先的新傳媒學苑是以實體課程教學為主,後來打造線上學習品牌,也就是現在的孜孜線上聽。(延伸閱讀:孜孜線上聽介紹與評價)
平台主要有以下幾個服務:
- 童話故事書:提供非常多的童話故事書,由專業的配音員進行配音,用生動的方式,演示知名的童話與寓言故事,很適合給家中小孩聆聽。
- 中文說書:針對經典著作,提供中文的說書,不過並非一字一字唸,而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主持人會加入一些個人觀點,讓聽者能有更多思考。
- 音頻課程:針對某個主題,提供僅有聲音的系列課程,呈現方式大多是由老師一個人來進行教授,某些課程也會額外提供講義參考。
這個平台的內容種類很多元,包含古典文學、藝術美學、算命占卜,而且客群從小孩到成人都有,因為有成人的說書,也有給小孩的童話故事。
而我認為它最大的特色,是音質的部分,因為是利用專業電台的錄音設備錄製,所以在聆聽上很清晰,不會有任何雜音,對於學習品質來說更加提升。
PressPlay Academy

PressPlay 是以網紅經紀起家的公司,後來開創的 PressPlay Academy 則是一個創作者平台,提供訂閱制與買斷制的學習內容,也有自己的行動版 APP。
平台上的聽學部分主要有兩個:
- Podcast:就是大家熟悉的 Podcast,上面有不同創作者的音頻節目串流,可以免費收聽。
- 啾音好書:年訂閱制的大型說書主題方案,提供超過百本的書籍 (每月新增 10 本),由啾啾鞋、Neko嗚喵、鮪魚等創作者,以說書方式幫助大家快速學習書籍內容。
PressPlay 啾音好書的方案我有訂閱,除了本身有聽書的習慣外,我也算是啾啾鞋的忠實觀眾,他平時在 Youtube 頻道上的說書我都會聽,Hahow 上的資料彙整課程我也有購買。
這次他與其他創作者合作的這個說書方案,我實際聽過後,覺得在內容整理的部分,做得很有條理,是循序漸進的,可以輕鬆放著聽,節奏上不太會有太大的壓迫感。
如果不習慣直接聽那種一字一句唸的有聲書的人,可以考慮這種別人幫你整理重點的說書內容。
Audible
亞馬遜的有聲書 APP,而我們都知道亞馬遜是賣書起家的,所以這款 APP 裡面基本上可以找到所有英文書籍,資料庫非常龐大,目前也是全球市佔率最高的有聲書品牌。
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更新速度超快,基本上今天出版一本新書,明天就會在平台上看到這本書的有聲版本。如果你又是 Kindle 用戶,還可以直接再花一點費用,把原本買的電子書,升級成有聲版本,吸收更方便。
另外,除了有聲書外,平台還會有最新期刊、Podcast、原創節目等等,資源非常多,每月 14.95 美元,也不算是太貴。如果你是重度的「聽力學習」者,這個平台你一定會超愛。
不過也要稍微講一下缺點,就是雖然平台上有中文資源,但幾乎都是「簡體」的,也就是如果你想要聆聽一些繁體中文的資源,選擇可能會比較少一些。
Scribd
Scribd 跟 Audible 一樣,都是除了有聲書外,也有 Podcast、刊物、簡報等等的資源,不過整體資源量就比較少一些。但價錢一個月 9.99 美元而已,會是小資族群的好選擇。
我認為它最大的特色,反而不是有聲書,而是上面有很多其他有聲書平台不會有的資源,像是光「論文」就有 6000 萬份,其他像是產業報告、研究案例等等也都有,很適合在做學術研究的人訂閱。
另外,平台上也提供一些歌曲可以聽,這部份很像是 Spotify,但又多了「樂譜」可以參考,真的是蠻厲害的。整體而言,就是一個用戶面向很廣的平台。
Audiobooks
Audiobooks 比較不算是純有聲書 APP,而是一個完整的書籍平台,大多以英文書文主,小說類居多,光小說就有懸疑、浪漫、科幻等種類;當然也會有一些商業、歷史、宗教類的非小說書籍。
介面是全英文的,不過操作起來很直覺,像我一個中文用戶,用起來也沒有什麼問題。
平台上的書籍大致可以分:
- 一般圖書:免費的書集,大約有 1 萬本,沒有付費的話每個月可以看三本。
- 高級圖書:付費的書籍,但不見得有聲音版本。成為會員後,每個月可以挑一本。
- VIP 圖書:付費的書籍,會從付費會員中調查,再錄成有聲版的。付費後,每個月可以挑一本。
Audiobooks 一個月的費用是 14.95 美金,除了上述提到會送一本高級圖書、一本 VIP 圖書,如果你還想要再購買更多,會直接幫你打 2 折,用超低的價格購入,有時候也會有買二送一的優惠。
Himalaya

Himalaya 是一個國際型的線上學習平台,目前有 72 個國家的用戶,36 種的語言支持。雖然名稱都是「喜馬拉雅」,但與中國的《喜馬拉雅 FM》是不同的聽書APP。
平台主要有以下幾個服務:
- 中文有聲書:提供超過 5000 本的有聲書,像是有經典暢銷書及小說,用「說」的方式幫助你快速閱讀。
- 音頻課程:提供超過 1000 堂的國內外音頻課程,講師都是領域菁英,像是 Elon Musk、Seth Godin、Susan David,且對於一些熱門的課程,更提供了中英雙語版本。
- Podcast:在免費的部分,平台也提供了非常多檔音頻節目,中英文都有。
平台以會員制,如果是免費會員,可以聽一些 Podcast 或免費課程與書籍,不過中間可能會穿插廣告。如果想解鎖更多內容,那可以選擇付月費或年費,成為 VIP 會員。
當然,如果你不確定適不適合自己,也可以利用本站讀者專屬優惠,免費進行 21 天 ( 14 + 7 ) 的試聽體驗,確認自己真的喜歡再購買。
一號課堂

一號課堂是一個以書籍為主的線上學習平台,有提供 APP 可使用,且除了提供電子書的閱讀,也額外提供了「說書」的內容:
- 有聲書:簡單來說就是請人將書籍內容,用「說」的方式重新錄製一遍,變成逐字唸的有聲書,幫助讀者可以用聽的閱讀。
- 聽書:與有聲書不同,這部分並非逐字唸,而是整理出書中的重點內容,並一樣用「說」的方式,與聽眾進行分享。
個人認為一號課堂的優勢,在於它的錄音品質,非常清晰無壓力,且請來的「講書人」也都是一些在音頻、廣播領域知名的人士,所以在說書時,口齒十分清晰流暢。
另外,一號課堂也是少數同時提供「有聲書」與「說書」服務的平台。不管你是想要完整聽完一本書,還是聽別人幫你做的重點整理,這平台都可以滿足你。
帆書 (原樊登讀書)
由樊登創辦的說書平台,在 APP 中會請許多行業中的專家擔任說書人,融合個人實務經驗做分享。
一集大概 45 分鐘,分可以分成幾個種類:
- 樊登讀書:樊登本人的分享,主題以工作、生活、商業為主,特色是簡單好懂,大多時間都像是在聽故事。
- 非凡精讀館:會由書籍主題,去找到最適合說書的人,很常會請來一些教授或學者,主題包含職場、文學、歷史等等。
- 李蕾講經典:以人文領域中的經典為主,主題包含世界名著、人物傳記、經典書籍等,由女性角度來說書,內容風格會更偏向心靈層面。
當然,除了說書以外,也有提供深度學習的課程及訓練營,從書中萃取出方法論,讓學員可以系統化學習,主題包括職場、家庭、人文、身心靈等。
我覺得帆書厲害的就是,你在聆聽時不會感覺很像是有什麼知識強行灌入你的腦,但是你會在聽完說書人講完幾個故事後,就懂了一些道理,整個過程是非常舒服的。(也很推薦可以看樊登的 YT 頻道)
大大學院
大大學院是一個學習型的教育平台,以商業、職場為主。提供了「大大課程」與「大大讀書」兩部份:
- 大大課程:跟一般線上課程平台提供的課程一樣,找來許多業界專家進行線上課程教學,目前開設的課程數量已近百堂。另外,也會定期舉辦線下聚會,更直接性地培訓學員。
- 大大讀書:平台上提供的說書制度,只要成為付費會員,就能獲得 300 本以上的經典書籍聽學內容 (每週會持續新增 2 本);另外,會員也會在每周四收到一份至少 20 頁的書籍重點內容簡報;也同時擁有不定期的實體讀書會參加資格。
會特別拉這個平台出來說,是因為我自己最初接觸聽書,就是從這個平台開始的,也能算是大大讀書讓我喜愛上這種用聽覺閱讀書籍的方式。推薦給生活上時間比較零碎的人,能夠直接訂閱,快速吸取書籍的重點精華。
其他線上說書資源
| 名稱 | 類型 | 簡介 |
|---|---|---|
| 啾啾鞋 | Youtuber | 啾啾鞋的說書節目《啾讀》,除了一般書籍分享,也會分享很多奇聞軼事。特色是邏輯清晰、節奏掌控適當、有效帶領思考。 |
| 艾爾文 | Youtuber | 艾爾文選擇的書,大多是個人管理、商業財經類型。也因為他本身是作家,內容分析精闢,常常會將自己的例子套入,甚至做一些實驗。 |
| 文森說書 | Youtuber、Podcast | 文森說書在書籍選擇方面,包含:職場、成長、生活、心理學等,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很紮實,而且有一種誠懇且溫暖的感受。 |
| 英雄說書 | Youtuber | 以歷史故事為主軸,從台灣史、中國史,講到外國史、世界史。口條非常好,在說故事時的抑揚頓挫、情緒起伏,讓聽眾完全融入故事中。 |
| 下一本讀什麼 | Youtuber、Podcast | 閱讀前哨站部落格的站主瓦基的節目,他選的書也非常多元,新書、經典書籍都有,也會穿插自己的心得。聲音蠻有磁性的,會越聽越入迷。 |
| Neko嗚喵 | Youtuber、Podcast | 咬字十分清晰,錄音品質也不錯,很耐聽;在觀點上,算是一位非常敢說的創作者,但又會以幽默的方式中和整體氣氛。 |
| Better Leaf 好葉 | Youtuber | 用「動畫」呈現說書,加上身為大馬人的他,有著特別的聲線與口音。不過不建議只用聽的,有時不看動畫會不知道他講什麼。 |
| 馬克說書 | Podcast | 主持人歐馬克,非常有個人特色,除了說話很有戲劇張力外,在內容表達上也言之有物。節目除了說書,也有電影評論、人物專訪等主題。 |
| 老查讀家頻道 | Podcast | 少數會選擇商業書籍的說書人,不管是在重點闡述,還是口語表達上,都十分理性,且邏輯很清晰。 |
| 認真舊書了 | Podcast | 選書大多都是一些過去非常知名的國內外小說,像是:哈利波特、亞森羅蘋等等,主持人三人 (一男二女),用蠻輕鬆的方式在聊書中的內容。 |
| 不讀書也成立的讀書會 | Podcast | 節目的選書,通常是依照時事,包含職場、商業、生活、娛樂、感情等等,會由一群好朋友一起討論一本書,各自分享自己的觀點。 |
收到更多學習筆記
我們團隊平時很喜愛學習,如果你想知道我們近期在上哪些課程、學到了什麼、有什麼心得,歡迎訂閱收到更即時的內容 (不含垃圾內容)

聽書是什麼?為什麼要聽書?
以 Podcast 來說,從 SoundOn 2023 年的統計數據上來看,「聽覺」產業正在快速發展,在這個產業快速成長的情況下,許多創作者大量湧入,在不同平台上開始有不同類型的作品、節目出現。
其中「聽書」這個類別的創作者,佔了非常大的部分。
聽書,顧名思義就是用「聽」的方式來吸取書中的內容,這方式可能會是利用有聲書的方式,讓系統逐字唸;但最多人的習慣,是由創作者將書中的內容進行精華整理,並用「說書」的方式分享。
從前面提到的數據報告中可以知道,「自我成長」類型的音頻節目,名列於聽眾偏好主題的第四名,其中「說書」的主題也能算是一個不小的市場。
為什麼聽書會有那麼多需求,我認為可以用幾個角度下去看:
- 實體環境限制:數據顯示,大部分人的收聽情境,會是在搭乘交通工具時,另外也會在開車、騎車、做家事、運動時,可以發現到大多人會是在進行某件主要事情時,對耳朵進行同步運用。當然,我認為也是因為台灣人幾乎都處於高忙碌狀態,要有效運用時間,就會使用這種「多工」的形式。
- 時間上的節省:時間的節省,除了前一點提到的多工型態外,另外也可以說是讓他人幫你「過濾」書籍,藉由他人對於書內容的整理,甚至於評價,基本上就可以幫助自己決定是否要買該書籍來看,在某層次上,節省了購書的成本,也節省了閱讀的時間。
- 吸取他人觀點:通常讀完一本書,如果沒有參與讀書會的話,很多觀點都是自己所想。而如果利用聽書的方式,其實就是一種吸取他人觀點的方法,看他人整理的書籍重點,是否有跟自己相似或相異,進而讓自己再深入去思考。(也可以說聽書就是一種單向的讀書會)
由以上大概就可以推測出,為什麼大家會對於聽書如此有需求。
想追蹤更多「學習」新知,歡迎關注

《學一點》學習專屬折扣

《學一點》學習討論群
學習平台 | 適合對象 | 詳細介紹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