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上過王梓沅的 3D 英文筆記術,是一堂很實用的「工具型」英文課程,對我很有幫助,所以特別寫了一篇詳細的心得 (參考《3D英文筆記術好用嗎?王梓沅課程重點記錄&實作心得分享》)。
但光是把筆記學好還不夠,英文跟任何語言都一樣,學習終極目標還是溝通表達。所以才又報名了這堂 Can-Do 英文溝通術,希望藉由王梓沅的系列課程,學習如何流暢用英文溝通。
王梓沅是誰?
講師王梓沅是台灣人,目前是英語學習平台「創勝文教」的共同創辦人。擁有美國跟日本教育背景,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美國賓州大學社會語言學碩士,也有日本早稻田大學學士學位。
在 Hahow 好學校總共開設四堂課,包括《3D 英文筆記術》、《英文思維模板術》、《CAN-DO 英文溝通術》和《高效英聽學習法》;另有 Podcast 節目《英文沅宇宙》。
此外,他也是許多國際知名企業的英語內訓講師,包括微軟、聯發科、Deloitte、LVMH 等。他也寫過多本語言學習書籍,例如《搭配詞的力量》系列和《GRE 學霸字彙》。
Can-Do英文溝通法是什麼?
很多人都會說,學語言的目標是為了溝通,但更具體來說,學語言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讓自己在某些情境、目的下,能更精準的溝通。
王梓沅所說的「Can-Do 英文溝通法」,是來自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ACTFL) 的 Can-do statement。該委員會認為,所有語言學習者,最終極的目標都是要培養出自己所需的語言能力。
例如在國際企業服務的機電工程師,會特別需要機電相關的背景知識、會議溝通技巧等。而國外業務可能會需要跟廠商談判、溝通議價、陌生拜訪等語言能力。
而這份 Can-do statement 研究文件,主要是讓語言學習者檢視,自己能用這個語言完成哪些情境的溝通。
所以,Can-Do 英文溝通法這堂課主要是教我們「以終為始」的學習英文,知道自己最重要的目標,也就是「為什麼而學」,再反過頭來著重加強所需要的字彙、片語或情境。(這方式其實跟我之前分享過我的「用以致學」學習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學習主動字彙與被動字彙
王梓沅提出一個很生動的說法,溝通就像是雙方在打乒乓球,一來一回的交換語意。但很多時候,雙方實力會不同。
例如:身為非母語人士,我們可以主動開口說跟使用的字彙相對有限,但至少要能做到理解。像是這種只能理解卻不常或無法輕易用出的字彙,就被王梓沅歸類為被動字彙(Receptive Vocabluary)。
主動字彙則指的是我們不只知道,還能夠主動使用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主動字彙跟被動字彙並非絕對不變的分類。本堂課的主被動詞彙分類,主要是依據講師王梓沅的教學經驗,隨著每個學員的程度不同、隨著學習時間與語言使用經驗的改變,被動字彙也可能慢慢變成主動字彙。
我自己覺得更好理解的方式是:
- 主動字彙:明白字彙的意思,並且能夠順利地用出,或是經常使用的字彙或句子。
- 被動字彙:可以理解意思,但不見得常用或會用的字彙或句子。

像是以下「抽煙對你的健康不好」的例句:
- Smoking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
對多數台灣學生來說,harmful(有害的)這個單字,既看得懂意思,也會使用,屬於本課堂說的主動字彙。
- Tobacco use is detrimental to your health.
同樣都表達「有害的」,detrimental 就會比 harmful 少見,在文章中看到可能認得出來,但不見得會使用,就被歸在被動字彙裡。
Can-Do vs. UMU
Can-Do 是學習者根據某些情境可以自在使用語言的能力,而 UMU 則像是不同能力的展現,從理解、記憶,到使用,用以判別自己在實際的場景中,「具體」而言哪些能力強、哪些能力需要更加練習。
UMU 為以下三大能力程度:
- Understand Fully:充分理解
- Memorize Wisely:聰明記憶
- Use Actively:主動運用
而這三個類別,又可依據難易程度,細分為不同的內容:
| 簡單 | 中等 | 困難 | |
|---|---|---|---|
| Understand Fully 充分理解 | Hearing 聽到,但不見得懂每個句子。例如聽廣播 | Listening 聽懂能回答問題。例如聽力測驗作答 | Listening In 聽出母語人士表達的意思與在哪個情境適用 |
| Memorize Wisely 聰明記憶 | 主被動詞彙 了解單字 | 語塊 運用 3D 英文筆記術的單字、片語、句子學習記憶 | 情境/任務連結 可以把學習到字彙語塊,分配到不同的情境使用 |
| Use Actively 主動運用 | 倒反翻譯法 對同一個句子,能用中翻英、英翻中反覆翻譯 | 5W記憶法 依照不同主題,運用 what、why、where、who、how 將想要講的內容連結起來 | 資料探勘法 查找母語人士常用的網路平台,歸納常見說法並模仿運用 |
設定 Can-Do 目標的方法
這堂課程中,王梓沅以實戰的角度出發,把使用英文的場域區分為生活與工作,再從中拆解每個場景會使用到的字彙、語塊與句子。
而每個場景中的 Can-Do 目標都是:「我能用英文談 XX 事情」。
例如針對 Podcasts 這個單元,目標就是:「我能讓學員可以談論 Podcasts」。
王梓沅設定的 Can-Do 目標宣言是:
「我可以跟別人談 Podcast 的內容,討論我最喜歡的 Podcast 節目,以及我可以充分理解母語人士的 Podcast。」
“ I can chat about podcasts. I can talk about my favorite podcasts. I can understand it when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talk about podcasts.”
3個我學到的溝通強化方法
倒反翻譯法
回想一下,我們過去求學階段,是否常常出現明明考前複習過好多次,課堂上老師講解的內容也覺得都聽得懂,可是怎麼考試卷發下來,對於題目還是似曾相識,又充滿不確定?
王梓沅說,這是心理學中提到「流暢錯覺」(Fluency Illusion),也就是看過百次的東西,就有自己好像都融會貫通的錯覺,但經過反覆驗證測試之後,還是有很多的盲點。
要避免這樣的認知謬誤,就可以透過倒反翻譯法,加強練習。
課程中,王梓沅有提供常見的「詞彙語料包」,他建議每天可以挑幾個題目,並且反覆看裡面的語料,2 天之後,試著去把中文翻成跟語料包一模一樣的英文,看看自己是否中英文都能輕鬆轉譯。
舉例:
- 題目中文是:我超級推薦這個 Podcast 節目
- 強迫訓練自己寫出跟語料包一樣的英文:I can’t recommend the podcast enough.
- 而不是自行翻譯成:I super recommend this show.
回想我求學的時候,還真的嘗試過這個方法,就是讀幾次英文雜誌後,也翻到最末頁的中文翻譯,試著回想原文英文是怎麼寫的,嘗試寫出一樣的句子,只是當時不知道這叫「倒反翻譯法」。
5W 記憶法
5W 記憶法則是投過「記憶連結」的方式,讓你比較好記起不同的字彙跟語塊,還有在哪個情境中能正確用出句子。
精確來說,這個方法是 4W1H:
- What
- Why
- Who
- Where
- How
假設我們以談論地標(iconic landmarks)說明,開口說之前,可以先用 4W1H 先組織一下想法:
- What:想講哪個地方?例如: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附近的紀念品店、餐廳等。
- Why:為什麼想提這個地方?例如:因為觀光客眾多、是非常經典的一線國際城市。
- Who:在這裡會有什麼人?例如:觀光客、當地人、小販等。
- Where:地點位於哪裡?有什麼特別的景點。例如:艾菲爾鐵塔位於法國首都巴黎的西邊。
- How:如何旅行到這裡?例如:獨自旅行、團體旅行等
針對 4W1H,把可能用到的詞彙,寫在不同的分類,方便自己記憶。

資料探勘法
王梓沅提到語言學習,要像 AI 在建檔一樣,從語言中汲取重點、趨勢,到系統化的學習,經過反覆練習之後,讓自己能自然而然地用在溝通裡面。
他建議,可以透過當地人常使用的網站,查看別人都用什麼字彙、句子評論或聊天,就能越說越道地。課堂提供幾個母語人士常使用的平台,讓學員能自行上網練習探勘資料。
- Yelp:網站提供用戶上網評論使用心得,範圍包含餐廳、健身房、牙醫診所等,可以在不同 類別的評論中,找到別人怎麼發表評論,有哪些常用語塊、詞彙。
- Rotten Tomatoes:「爛番茄」網站,是專門評論電影、影集、電視劇等的影片評論網站。
- Tripadvisor:喜好旅遊美食的人肯定不陌生,提供全球觀光景點、餐廳、住宿等介紹,並且讓使用者可以評論店家,讓更多用戶參考。
- Barcalys:如果你喜歡投資理財,可以參考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銀行的官網,提供很多道地且常用的英文語句,可以上去挖寶增加財經知識與用法。
- Quora:是一個線上問答網站,讓使用者可以提問,歡迎網友答案,使用者也可以一起編輯問題跟答案。平台上寫成立的目標,是「挖掘出網路上未有的維基知識」,很像是更生活化、更深入、更貼近日常的百科問答網站。
透過不同情境的學習跟語料探勘,講師希望大家可以從過去只能使用簡單的語句,進化到用更深入的內容跟母語人士暢談。
例如:當你到了一間餐廳,原先只能講「環境漂亮」,晉升到「敘述室內環境的裝潢,是如何美輪美奐」。
Can-Do英文溝通術課程心得與評價
我蠻喜歡講師在課堂簡介說的「為用而學」,因為從小到大,我們常困惑於「為什麼要學習?學這個有什麼用?」背單字跟唸英文好像都是為了做而做,但卻不懂學習的意義。
現在有很多不同的課程可以學習,例如王梓沅這堂 Can-Do 英文溝通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要流暢溝通之前,得先學會「充分理解」,不只了解對方用的單字、文法,還要理解在什麼語境之下,母語人士會這樣說。
再來是「聰明記憶」,大量聽懂別人的對話,有系統地記起內容,到最後能積極主動地使用在不同的情境裡,用學到的英文達成精確溝通的目標。
優點
- 目標導向:王梓沅這堂 Can-Do 英文溝通術,算是「用以致學」的英文課,先了解想要學習的目標,再專注學習。整堂課目的是讓學員在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情境,能精準溝通。例如如果有學員想要加強旅遊英文,就可以直接從旅遊項目中,找到常見的旅遊英文懶人包,直接加強弱項學習。
- 內容豐富:課程從要分析主/被動字彙,加強記憶,到不同情境的用法,都講解得分常清楚。光是生活與工作場景就細分到 24 個,對於多數的英文學習者來講,只要有認真上課,英文能力一定可以有明顯的提升。
- 資源分享:王梓沅的課會提供課程內容的補充包,方便學員複習,也有不少他常使用的平台推薦,省去很多自己搜尋的心力。
缺點
- 錯字、口誤不少:跟 3D 英文筆記術一樣,課堂中有不少的謬誤更正,雖然會在「講師的話」看到更正的內容,但對於付費學習的學員來說,會覺得有點可惜。若能在一開始就降低錯誤、修改原本的投影內容,學習體驗會更好。

Can-Do英文溝通術適合哪些人?
最後來總結一下,這堂課特別適合哪些族群:
開口溝通常用簡單句型、重複性高
以學習英文的歷程,從了解字彙文法,到可以流暢運用,算是慢慢演進的進程,Can-Do 英文溝通術就是讓你可以更精確溝通的進階課程。
當你覺得基本英文能力都還可以,但卻總是只能有簡單或重複的詞彙,可以考慮這堂課,讓老師歸納的句型協助你。
學習目標明確,想專攻特定領域
這堂課提供多種生活與工作情境,並分析在不同情境裡有哪些常用的句法,像是:專屬領域常用溝通句型的懶人包。
如果你能逐步把每個單元的句子都記起並試著找外語人士練習,英文溝通會有很明顯的進步。
想準備口說考試練習
無論是多益、雅思、托福等考試,都有口說測驗,如果覺得口說是弱項,但又不知道如何練習,可以從這堂課學習,在不同情景的題目,可以怎麼應答。
這堂 Can-Do 英文溝通術算是實用的課程,很適合想精進英文口語表達的學員,屬於「用以致學」的課程,特別適合清楚自我學習目標,有特別想要加強工作或生活某個領域的人。
王梓沅開設的四堂課程,上課順序建議?
上完四堂課後,我建議的上課順序為:高效英聽學習法 > 3D 英文筆記術 > 英文思維模板術 > Can-Do 英文溝通術。
| 高效英聽學習法 | 3D 英文筆記術 | 英文思維模板術 | Can-Do 英文溝通術 | |
|---|---|---|---|---|
| 建議順序 | 1 | 2 | 3 | 4 |
| 課程重點 | 培養英聽能力 | 系統化筆記 | 表達邏輯訓練 | 實用例句套用 |
| 特色介紹 | • 解析從單字到文章的發音、語調變化 • 增進英文溝通能力 • 訓練英聽語口說的關鍵方法 | • 高頻語塊說明 • 系統化建立筆記 • 英文資源應用 | • 英語表達慣用邏輯 • 增進溝通表達方法 • 常見溝通模板 | • 增進特定領域溝通能力 • 24 個工作與生活溝通模板 • 進階對話訓練 |
| 適合族群 | • 發音不佳者 • 聽力較弱者 • 常需與多國認識溝通 | • 國中以上學生或家長 • 讀寫能力較弱者 • 想學做系統化語言筆記 | • 講英文常詞窮 • 有對外溝通需求 • 思考邏輯紊亂 | • 只會講簡單英文 • 想專攻特定領域英文表達 • 有意準備口說考試 |
| 心得筆記 | 高效英聽學習法心得 | 3D 英文筆記術心得 | 英文思維模版術心得 | Can-Do 英文溝通術心得 |
這四堂課共同點是都是「工具型」的英文課,蠻適合循序漸進學習的。高效英聽學習法課程的前段,有很多發音規則的例子,我認為對學生「打開英文耳」,認知英文跟中文差異有蠻好的幫助。
接著,再利用 3D 英文筆記術,建立最基本的語塊、筆記技術;進而透過英文思維模板,了解如何拆解母語人士說話的方式,最後在 Can-Do 英文溝通術上,專攻自己想加強的領域,更有目的性的學習。
- 高效英聽學習法:理解英文中的發音變化、語調特色,聽出「英文真正的聲音」。
- 3D 筆記術:算是基本的打底課程,提供一些常常出現的語塊,讓學生先學怎麼樣系統化的建立筆記,練習培養語感。
- 思維模板:解析母語人士的說話脈絡,教你怎麼樣能講出更豐富、有說服力的英文內容,方法也可以用在中文表達或其他語言。
- Can-Do 溝通術:從日常生活與商務職場中,淬鍊常使用的語塊、句型,搭配不同使用場景的懶人包,可以直接實戰應用。
收到更多學習筆記
我們團隊平時很喜愛學習,如果你想知道我們近期在上哪些課程、學到了什麼、有什麼心得,歡迎訂閱收到更即時的內容 (不含垃圾內容)

學習平台 | 適合對象 | 詳細介紹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