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線上課程在教導大家經營 Instagram 品牌,有的教人進行版面設計,也有教人抓住趨勢話題增加粉絲流量,更有教人打造出獨特風格的課程。
其中,4Samantha 就是一位以 IG 風格策展出名的講師,有許多課程及講座,以攝影、風格為始,進而探討生命哲學。
而這篇文章,就要為大家帶來的她在 Hahow 上開設的《IG 風格策展人:創造你的光影烏托邦》課程心得,除了課程內容詳細介紹外,也會進行優缺點評價,並分析這堂課程適合哪些人。
講師介紹:4Samantha是誰?
4Samantha (莎曼莎) 出生於義大利,是一位獨立攝影師,擅長光影作畫,同時也經營著個人作品集 IG,目前有近 5 萬的粉絲追蹤 (2021-03-22)。
之所以會踏入 Instagram 世界,成為一位風格創作者,源自於她當年重考大學,想要將自己的心情紀錄下來。
在這段時間中,她發現到, IG 上呈現的作品,都太追求「技術」,甚至 IG 本身的格式就限制住了每個作品,這些限制,反而讓作品缺乏了本質上的意涵。
她曾經引述尼采在《快樂的科學》中的一段話,說明了「什麼是風格」:
人賦予自己的個性一種風格,是偉大而稀有的藝術,人必須先看見自己天性中所有長處與弱點,並從中做出藝術性的安排,直到一切都有美感和理性,甚至弱點也引人入勝。
尼采
她重視且提倡每位創作者都該有「風格」,因此被 Instagram 官方列為精選用戶。
漸漸地,也成為了一位 IG 視覺內容講師、攝影講師,幫助多個品牌 (如:百事可樂、黑松沙士、TOYOTA、Gogoro、國泰人壽、長榮航空、統一) 進行風格策展。
在開設這堂課程之前,曾經出過一本攝影文集《在場證明》,並擔任哲學講座「雲端哲人」共同製作人,也是外交部、行政院、交通部等公部門,以及蝦皮大學的認證講師。
這堂課適合哪些人?
4Samantha 在課程一開始即點明,她的課程並不是教你如何靠數據、方法來「經營」你的 IG,而是以「策展」為方向,表達你個人的想法、情緒及理念。
- 如果你是來尋找一個公式讓你增加流量、曝光,這堂課不適合你。
- 但如果你是不懂設計,想來找尋自己的風格、想用照片闡述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是想要入門攝影的人,這堂課程也許能幫助你。
適合 | 不適合 |
1. 攝影初學者 2. 對美學、構圖沒概念者 3. 社群版面以照片為主的經營者 | 1. 版面風格清楚者 2. 已有設計基礎、了解攝影者 3. 非照片類、以文字為主的經營者 |
4Samantha課程包含哪些內容?
這堂 IG 風格策展人:創造你的光影烏托邦,大致內容包含:
- 認識自己,找到適合自己 / 品牌的視覺風格
- 了解影像美學基礎概念,活用光影呈現出期待的畫面
- 學會以「全觀視角」策劃出風格有序的 IG 版面
- 提取生活美感,建立有質感、有個性的 IG 帳號
接著讓我們實際看一下這堂課程有哪些內容:
第一部分:啟程
這個章節有 4 個單元,分別是:
- 旅程前言:從「經營」回到「策展」
- IG 視覺內容(一):以個人特質探索風格
- IG 視覺內容(二):將你的風格視覺化
- IG 獨有策展形式:從單張照片到全觀版面
這個章節開始探討從「經營」回到「策展」的思維,到底該如何建立自己的風格?該如何經營自己的 IG 版面?
4Samantha課程中透過有趣的比較,讓我們可以從心思考,藉由策展回到「你是主題」,而不是一項商品,改變原本經營 IG 的模式。
很喜歡講師分享的一段話:「風格是最好的行銷。」建立一個好的風格,可以為我吸引到與自己有所共鳴的讀者、朋友,甚至是合作對象。
這往往比盲目追隨大眾的喜好、答應別人的要求來得更好,因為你是你自己,你不必討好任何人。
第二部分:定位
這個章節有 4 個單元,分別是:
- 光線篇:畫面的心情
- 色彩篇:情緒的聲音
- 構圖篇:觀看的方向
- NG 健檢:單張照片
這個章節帶我們重新定位「單張照片」藉由光線、色彩、構圖,帶我們一一檢視所有鋪陳氛圍的視覺元素,以及拍攝誤區。
同時,因應 IG 特殊的 1:1 構圖會影響我們的視覺動線,課程中會帶你練習畫出參考線,學習 IG 獨有的影像美學。
第三部分:創造
這個章節有 7 個單元,分別是:
- IG 視覺體驗(一):Bio策展人簡介
- IG 視覺體驗(二):精選動態與限時動態
- IG 視覺體驗(三):解析IG版面類型
- IG 版面應用(色彩篇):情緒色票
- IG 版面應用(構圖篇):分鏡概念
- NG 健檢:九宮格版面
- IG 視覺體驗(四):文字編排與 Hasgtag 標籤
IG 編排照片時,有先後順序邏輯嗎?為什麼照片分開來看都沒問題,擺在一起卻不合適呢?
正是因為 IG 特殊的「3×3 九宮格」版面,學會檢視單張照片的視覺感之後,我們需要以「全觀視角」來看待 IG。
課程會帶領分析不同類型 IG 版面呈現所帶來的視覺感,像是垂直、水平、棋盤、邊框等排版。
每個排版都有不同的貼文屬性,透過有邏輯且一致性高的編排,可以更好傳遞策展人想表達的情感。
第四部分:轉彎
這個章節有 3 個單元,分別是:
- 創造構思:發想生活創作主題
- 創作執行(一):手機攝影隱藏技巧
- 創作執行(二):手機攝影後至編修
這個章節提到執行層面,教大家用「手機」,就能拍出有質感的照片。
引導大家構思創作主題、實際拍攝及後製編修等技巧,讓我們都可以快速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第五部分:成為策展人
最後一個章節,也是 IG 風格探索的最後:
- 旅行總結:社群生活與現實生活
此章節會重新談到風格的定義,重點回顧講師所走過的風格之旅,分享七年以來策展 IG 的心法。
最後回到創作的本質,所有的創作都來自於生活,成為 IG 風格策展人,其實是趟長期旅程,你能更認識自己,定位自己,甚至為自己賦予「風格」。
仔細想想,這或許是你我經營 IG 紀錄生活的初衷吧。
這堂課有哪些優點?
實際上完這堂課後,我覺得 4Samantha課程優點有:
- 內容好懂、知識難度適中
- 章節環環相扣,學到可立刻運用
- IG 健檢引導新手訓練美學
- 實用的攝影小技巧
最大的優點是內容簡單好懂,程度剛剛好不會過硬,讓你學到東西的同時能夠立即試試看。
例如:章節中的色彩篇,舉例基本的配色及概念,並分享如何新手找到色票,及為何要運用同色系顏色搭配。
另一個對新手訓練美學有極大幫助的是 IG 健檢,講師會分析不佳的照片並提出解決方法,從錯誤中學習改善對新手來說好懂又有效。
後面的章節會持續提到最前面教過的概念,可以感覺出課程規劃的流暢度,此堂課不建議跳著看,要依照講師規劃的章節看才能較好的理解後面的課程。
講師專長是攝影,她有分享一些攝影小技巧,如運用水平儀拍攝建築,常規與特別的拍攝角度等。
至於構圖,多數為常見的構圖方式配以照片分析,對構圖不太了解的人可以學到很多。
這堂課有哪些缺點?
4Samantha課程缺點的部分,我認為有:
- 部分內容不夠深入
- 多數內容著重於攝影
- 心法著墨較多
這堂課對於已經熟悉 IG 社群、美學、攝影者,會比較不適用。因為在 IG 社群經營部分著墨較少,內容相對較淺,多數聚焦在美學與攝影。
- 已經了解基本構圖、色彩運用,上這堂課沒有太大幫助。
- 已經理解井字構圖、同色系配色、IG 精選動態、視覺引導等,能學習到的東西比較少。
老師提出一個觀點:「心法強調『策展』,以自己的想法與情緒構建成自己專屬的 IG 版面,不是為博取眼球而寫。」
這部份我十分欣賞,所以其實認真來說,前面所提不能算是缺點,而是「需求」的差異。
課程主軸是美學概念的建立,色彩的應用,以及構圖的邏輯,打造出一個完整、統一的版面。對於追求快速增粉、增加流量的人,此堂課可能不符合需求。
最後補充一點我覺得可惜的地方,就是在末章節中教導的手機攝影、手機後製,內容較為簡陋,我認為可以有更多內容,相信會對學生有更大的幫助。
結論:推薦4Samantha課程嗎?
認真來說,我覺得 4Samantha 不是一位講師,反而是一位藝術家、哲學家,她的思維已經跳脫出了既定的框架。
但針對她的課程,我還是會推薦的,不過購買之前要先確定一下自己是否有相對應的需求。
這堂課比較推薦給:單純想要了解美學、不懂設計或攝影、不擅長排版 IG 版面、想要把生活照拍的好看、讓自己 IG 版面乾淨的人。
- 例如:經營個人照片 IG (網紅)、想要跟朋友分享照片 (私帳)。
比較不推薦給以經營為主、已懂美學概念、攝影者。除非你想要學習 4Samantha 為自己而創作的精神,否則這堂課能帶給你的可能比較少。
- 例如:知識型貼文 IG (圖文帳)、非照片分享類 IG (文字帳)。
所以,根據你的經營目標與方向,去仔細思考看看這堂課程能不能夠幫助到你吧。
收到更多學習筆記
我們團隊平時很喜愛學習,如果你想知道我們近期在上哪些課程、學到了什麼、有什麼心得,歡迎訂閱收到更即時的內容 (不含垃圾內容)
Hahow Instagram課程比較
課程價格 | NT$3980 | NT$ 1980 | NT$1800 |
課程講師 | 電商人妻 | 4Samantha | 志祺77 愛麗兒Ariel 傑哥 |
課程內容 | IG健檢、經營策略 | IG風格建立、攝影技巧 | IG經營思維、經營策略 |
適合對象 | 全階段IG經營者 (新手、品牌、社群經理、企業服務與電商等) | 未有明確品牌調性的人 未有攝影構圖概念的人 | 初期IG經營者 (新手) |
難易度 | ★★★★ | ★★★ | ★★ |
實用度 | ★★★★★ | ★★★★★ | ★ |
想追蹤更多「學習」新知,歡迎關注
《學一點》學習專屬折扣
《學一點》學習討論群
學習平台 | 適合對象 | 詳細介紹 |
| ||
| ||
| ||
| ||
| ||